智慧社區服務平臺,是建造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智慧社區在互聯網+剛剛起步的時候只是一種概念,現如今已經轉變為現實,那么經過現如今一段時間的發展,智慧社區服務平臺的應用現狀與趨勢是怎么樣的呢?下面就是海盟高科為大家做的有關智慧社區服務平臺的應用現狀與趨勢的有關介紹。
隨著物聯網、云計算及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社區的應用不斷發展,社區將變得更加智慧。目前,智慧社區正處于發展初期階段,未來發展潛力巨大,智慧化應用將滲透到居民生活的各個方面。
一、智慧社區應用現狀
1.物聯網技術在社區應用還較少,智慧應用處于初級階段
為了規范住宅智能化建設,建設部住宅產業化辦公室早在1999年12月就出臺了《全國住宅小區智能化系統示范工程建設要點與技術導則》,智能化小區是智慧社區的前身,主要強調三方面內容,包括安全防范子系統、信息管理子系統、信息網絡子系統。為了促進平安城市建設,公安部于2005年提出了3111工程(安防工程),3111工程的推進對于小區安防水平提高起到了顯著的促進作用。早期的智能化小區模式實現了設備的自動監控但并未實現自動控制網絡與互聯網的互聯。隨著物聯網技術的發展,自動抄表、智能家居等物聯網應用走進社區,進入家庭,智慧應用逐漸增多,智能家居成為最有潛力的物聯網應用領域之一。
近年來,充分融合了物聯網技術與傳統信息技術的智慧社區解決方案逐漸出現,并在一些發達地區實施。智慧社區典型應用包括智慧家居、智慧物業、智慧政務、智慧公共服務。智慧家居是融合家庭控制網絡和多媒體信息網絡于一體的一個家庭信息化網絡平臺。
家庭控制網絡通過有線或無線的方式接入因特網(Internet)、公眾電話網、廣電網、社區局域網等網絡,通過家庭網關實現電子信息設備、通訊設備、娛樂設備、家用電器、自動化設備、照明設備、保安(監控)裝置及水電氣熱表(或概稱的三表三防設備)的控制與設備間協同。智慧物業利用小區視頻監控網絡、各種傳感器網絡及小區寬帶網絡構成物聯網系統,實現智慧的保安消防、垃圾回收清運、停車場管理、日常設備檢修與維護、環境監測、電梯管理等智慧服務。智慧公共服務利用信息共享與集成技術,實現社區醫療服務、“一站式”繳費服務、電子商務服務、養老服務。特別是通過智能感知、識別技術使得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實現智能化,打破老人獨自居家活動的狀態,老人的各種訴求被感知:身體健康狀況被社區醫院和醫護人員感知;居家安全和出行安全被社區服務人員和家屬感知。智慧政務對部門、科室、社區業務進行科學分類、梳理、規范,創新服務管理模式,提高服務管理的規范化、精細化水平。實現社區一站式服務、社區經費管理、綜治維穩、社會救助等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職能。
大量結合了物聯網技術的社區應用還處于方案或試運行階段,物聯網應用需求的發掘還不充分,智慧社區的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
2.智慧社區應用主要集中在大城市主要社區
智慧城市建設如火如荼,智慧社區成為智慧城市建設重要內容,但由于智慧社區本身代表了一種較現代的生活方式,受建設成本和消費水平影響較大。因此,智慧社區的發展還很不平衡。深圳、上海、廣州、北京等各沿海城市、直轄市和各省級中心城市發展較快,智慧社區還主要集中在這些大城市的主要社區。
二、智慧社區構建存在問題
1.智慧社區產品與技術方案尚不成熟
社區智能化產品 “智能化”程度還不夠高。在部分安防產品中存在這樣的情況:只能在家中無人時,開啟防盜報警系統,住戶回家后必須關閉防盜報警系統,否則就會發出誤報信號。而事實上只要在夜間就需要能夠對住宅邊界(陽臺、窗戶等)進行設防,所以一方面要提高產品的智能程度,鎖定監控區域,同時還要能夠根據環境的需要靈活設置安防系統。另外,探測設備(紅外探頭等)的可靠性能不理想,無線探測器由于靠電池供電,所以能否及時、準確傳送電池欠壓狀態,是保證系統可靠性的必要條件。
技術方案選擇時存在考慮不全面的情況。有的小區區域報警系統采用電話網+無線前端設備模式,雖然此種方案因為不破壞住戶的室內裝璜,技術上比較可行。但由于這種方案需要依賴于電話通信網絡,及住戶通過電話線經電信局交換中繼與物管中心連接,住戶的每一次報警都要占用電話線路,因而會給住戶增加額外的通信費用,物管部門當初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沒有與電信部門協商,匆匆上馬,等到系統調試時才發現問題,從而導致住戶的不滿。
2.智慧社區建設標準與規劃缺乏
建設部住宅產業化辦公室早在1999年12月就出臺了《全國住宅小區智能化系統示范工程建設要點與技術導則》,由于該導則和2000年出臺的GB50314-2000《智能建筑設計標準》中,都沒有詳細規定每個系統的設計及施工規范,實施過程中往往只能參照各相關系統的有關標準執行,有的甚至是憑感覺,因而導致工程設計、施工安裝、設備選型的隨意性較大。例如,住宅內探測器及磁控開關的安裝位置及數量,住宅不同部位應選擇何種技術類型的產品等。天津市今年出臺的《住宅小區安全防范系統》地方標準DB12/125-2001就詳細規定了門磁開關及探測器的安裝場所、安裝位置及設備選型等。另外,系統建成后缺乏相應的驗收、測試標準,也沒有相關部門組織驗收,所以目前急需針對智慧社區的此類技術規范出臺,從而更加規范系統的實施。各廠家的相同產品的兼容性、互換性、開放性差,造成住戶家中設備種類很多,管理和維護也非常困難,給未來系統的集成與數據共享帶來很大困難。
3.缺乏適應智慧化社區管理與服務的人才
智慧社區應用了豐富的現代信息技術,其管理與服務模式與傳統社區有很大不同。因此某些重要崗位不是一般人員通過短時間培訓能夠勝任的,所以社區管理與服務機構特別是社區服務中心與物業管理中心需要配備高素質的技術管理及業務辦理人才。通過高素質的人才保障智慧社區軟硬件資源最大限度的發揮作用,避免不必要的損失。比如一個安防系統,由于系統管理不善,導致其它人員誤操作,使得系統通信參數被修改,致使整個系統癱瘓,而物管人員卻不會恢復。這一方面反映了物管部門管理制度不嚴,同時也說明物管人員的技術素質亟待提高。
三、智慧社區發展趨勢
1.技術方面
(1)網絡泛在化
隨著物聯網技術和我國新一代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未來社區內網絡將無處不在,并將有更高的帶寬,必將加強社區的網絡功能的發展。通過完備的社區局域網絡和物聯網絡可以實現社區機電設備和家庭住宅的自動化、智能化,可以實現網絡數字化遠程智能化監控。
(2)系統集成化
社區內信息孤島將通過平臺建設走向集成,這是智慧社區建設的目標和要求。 智慧社區將大大提高社區系統的集成程度,信息和資源得到更充分的共享,提高了系統的服務能力。
(3)設備智能化
通過各種信息化特別是自動化技術、物聯網技術、云計算技術的應用,不但使居民的信息得到集中的數字化管理,基礎設施與家用電器自身的各種基礎及狀態信息將可通過互聯網獲取,并可通過互聯網對這些設備進行控制,設備間也可通過一定的規則協同工作。通過對各種人、物、事的信息的綜合處理,更多的智能化、主動化和個性化服務將出現有社區居民身邊。
(4)設計生態化
近幾年隨著新興的環保生態學、生物工程學、生物電子學、仿生學、生物氣候學、新材料學等新技術的飛速發展,生態化理念與技術正在深入滲透到建筑智能化領域中,以實現人類居住環境的舒適和可持續發展目標。
2.應用方面
(1)智慧應用滲透到居民生活的各個方面
社區的主要構成對象就是住宅與家庭,因此社區信息化應用始終主要圍繞著居民日常生活展開,在智慧社區,智慧應用將滲透到居民生活的各個方面。智慧家居將智慧應用延伸到家庭內部,各種電子信息設備、通訊設備、娛樂設備、家用電器、自動化設備、照明設備、保安(監控)裝置及水電氣熱表(或概稱的三表三防設備)等連成網絡,通過多功能智能控制器、互聯網和物聯網絡可以實現遠程控制,各種設備可以與傳感器結合,根據環境變化自動變換狀態。居民出行也因智慧停車場的出現變得更加快捷,智慧停車場系統統一管理社區轄區內的車輛停放,保持社區轄區內的道路、過道、電梯及扶梯等平面及垂直交通的暢通。居民生活環境也可得到智慧管理,在社區內部安裝的環境監測設備,不僅可實施顯示社區環境狀況,便于業主在社區內安排活動時間,同時可向市環保部門環境監測系統提供數據。可以和市交管信息互通,對一些違章、被盜車輛進行及時處理。通過智能垃圾回收系統,清潔人員定時定點或接到智能垃圾箱報警后及時收集和清運垃圾,保持社區及周圍環境的干凈、整潔。電子商務、遠程醫療與救助服務、一站式政務服務等智慧化服務將不斷豐富與完善,使社區社區居民生活方式更加智慧、更加便捷。
(2)對特殊人群的生活保障服務有著強烈需求
因為身體及年齡原因,行動不方便的人群,特別是空巢老人,在當前工作、生活節奏緊張,家人沒時間照顧的情況下,非常需要先進技術手段幫他們解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家人也希望能隨時隨地的了解到他們的生活特別是健康和安全狀況,使他們的生活更方面,希望在他們出現健康與安全問題的時候,能及時獲得專業醫療或其他服務機構的服務。因此特殊人群非常需要各種簡單、自動化的信息化產品,特別像養老服務與信息終端、一站式服務、醫療與緊急求助、遙控、監控等傳感類產品,實實在在帶給他們很大的方便性。
智慧社區解決方案與平臺搭建,海盟高科一直走在前列,對于智慧社區app的開發,以及智慧社區解決方案,都有著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