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的意見》,提出到2020年,實施“互聯網+社區”行動計劃,加快互聯網與社區治理和服務體系的深度融合。智慧社區被作為社區治理的一種破題方式,并通過文件的形式予以完善。
對智慧社區的關注,在2019年達到了新高峰。不僅各行業的峰會多次提及智慧社區,各界專家學者、行業人士探討過中的方法論;地方政府也在陸續出臺相關政策和規劃予以規范。
究其原因,一方面,智慧社區作為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是社會發展的大勢所趨;另一方面,房地產市場已由粗放型進入精細化運營階段,智慧社區的打造也被看作是開發商尋求轉型和提升產品力的主要著力點。進入存量時代,開發商意識到只有在智慧家居、智慧服務等方面進行打造才能真正打動消費者,提升產品溢價,以及進行差異化搶占市場。
進入2019年以來,智慧社區在多個地方的政策和方案中得以提及。以北京為例,該城市在2019年1月印發了《北京市5G產業發展行動方案(2019-2022年)》,方案明確了將智慧城市納入率先開展的五個5G典型場景示范應用之一,并提出要將5G 技術在智慧社區、智慧家庭等領域廣泛應用。
順應時代的發展,各地涌現出一大批智慧社區建設的先行者和典型項目。智慧社區實現物物相聯、人物互動、萬物互聯,為企業、居民、城市提供智慧化的管理與服務。應用在社區的場景包括人臉識別通行、語音報修、AI遠程實時監控、AI輔助人工全自動化服務等,對社區門禁、車閘、監控、電梯等設備設施進行智慧化賦能,從而有效提高管理效能和服務效率,為業主帶來更美好的服務體驗。
5G商用時代的到來,則為市場在智慧社區的建設上帶來了更多期望。2019年6月,5G商用牌照發放;11月,5G正式商用。一個明顯的事實是,相比于2G、3G甚至4G,5G重要的意義在于提供了一個更為穩定、高效、安全、低功耗和延時的信息傳輸通道。
這為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計算等技術的融合提供了更為高效、安全的載體,以及更為緊密的聯系,從而為智慧社區的建設提供了更多的保障,萬物智聯成為可能。從這個層面來講,2019年,無論是對于智慧社區,還是智慧城市的建設,都注定成為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
作為智慧城市的重要部分,以及城市的最基本組成單元,智慧社區主要是利用互聯網、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高效安全地對社區居民的“吃、住、行、購、游、娛”等生活場景實現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
其應用場景不僅關聯到社區門鎖、安防、停車、家居、管理的智能化與控制,甚至涵蓋了社區外的出行、醫療、教育、運動、娛樂等,從而將人、社區、服務連在一起,助力智慧化城市建設的同時,滿足居民對智慧化和美好生活的追求。
在激流暗涌之中,智慧社區背后所蘊藏的巨大市場也逐步顯現。行業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智慧城市建設市場規模已達到7.05萬億元,其中,智慧社區市場規模約3920億元,占比約5.56%。
更詳細的數據則顯示,在智慧社區的大范疇中,智能家居產業、智慧社區視頻監控設備產業、智慧社區通信產業的規模則分別為920億元、438億元以及198億元。這一切,在房地產行業進入存量時代、房企尋求轉型與多元化的當下,吸引了足夠多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