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決我國“三農”問題方面,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必須抓住鄉村振興發展的關鍵點,基于此,本文對鄉村振興面臨的困境以及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的村莊振興規劃的措施進行了分析。
在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基礎上,鄉村經濟的規劃與建設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與理論認知以及體系結構進行結合,才能將規劃體系在鄉村有效地落實。尤其現在的中國科技正在快速的進步和發展,將鄉村的振興規劃與科學技術相結合才能快速有效地實現鄉村的振興和穩定發展。
1、鄉村振興面臨的困境
城鄉經濟的均衡化發展是鄉村戰略中的關鍵。但是,城鄉結構、人口規模、土地開發與利用、產業結構等方面存在差異性,這導致城鄉差異比較明顯。而且,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鄉村建設與規劃仍然是以城鄉二元結構為基礎,但是,長期重視城市規劃,導致鄉村規劃處于落后的階段中。雖然從2008年開始,已經將鄉鎮規劃納入城鄉規劃中,但是,由于鄉村基數比較大,導致鄉村建設與規劃仍然處于發展階段中。此外,在城鎮化發展的影響下,鄉村傳統文化與城市文化之間存在明顯差異,在鄉村建設過程中,出現盲目吸收城市建筑文化符號的現象,鄉村特色文化被破壞,對鄉村振興產生直接的影響。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執行與落實等方面進行研究的過程中,2017年開始,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并以促進鄉村經濟發展為核心,在實現鄉村生態化、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仍然需要以脫貧致富、補短板、項目建設為中心,以此實現鄉村城鎮化建設與現代化發展[2]。鄉村振興戰略下,鄉村規劃建設以及共享、開放、幸福的城鄉一體化服務機制,需要從經濟、文化、信息、服務等多角度進行完善。
2、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的村莊振興規劃的措施
2.1突出鄉村文化特色
鄉村振興戰略下,鄉村建設的規劃策略,需要以建設信息化、生態化、多元化的鄉村為核心目標,在對鄉村建設規劃策略體系進行完善與優化的過程中,需要以鄉村文化特色為基礎,并從鄉村文化與現代文化理念融合的角度,實現鄉村文化與鄉村經濟的融合發展。成立鄉村文化站,并定期開展文化活動,在優化鄉村文化建設體系的前提下,實現鄉村文化與鄉村基礎服務設施建設的融合發展。
例如,建立鄉村文化廣場,拓展農民的文化娛樂生活,在對鄉村文化體系進行優化與調整的前提下,實現農民整體文化水平、社會認知水平等方面的綜合提升。信息服務與鄉村特色文化的融合發展,需要以全面小康社會發展為借此狐,并以城鄉一體化發展為基本目標,在優化農村文化服務體系的基礎上,實現農村文化的創新發展。在對鄉村特色文化建設與發展等方面進行分析的過程中,則需要以鄉村發展、鄉村特色文化宣傳、民族藝術特色等為基礎,這對進一步實現鄉村振興方面有積極作用。例如,以民間藝術為基礎,東北二人轉、少數民族舞蹈等多種特有文化的創新發展為中心,在實現文化創新的前提下,完善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村整體文化活力。
2.2 加強鄉村地區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絕大多數的鄉村地區都有著極為豐富的資源和能源,但是當地基礎設施不完善、產業結構比較特殊等因素,使資源無法得到合理的開發和利用。加強鄉村地區各種資源和能源的開發與利用,可以有效拓寬鄉村地區的發展空間。
首先,加強鄉村地區自然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可以為當地旅游業的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因此,在城鄉規劃過程中,可以對鄉村地區的自然資源進行整合和開發,將其與旅游產業進行結合,借助旅游產業提高鄉村地區自然資源的利用有效性。其次,站在城鄉規劃視角下對鄉村地區的非耕土地資源進行規劃,明確各類土地資源的利用方式。例如,在旅游景區周圍,可以對非耕土地進行開發,使其成為與旅游配套的酒店、飯店等基礎設施。
2.3 發揮優勢產業鏈條效應
“脫貧致富”是鄉村振興的關鍵,所以,挖掘鄉村優勢產業,重點對鄉村農業、畜牧業等方面進行綜合規劃,培育鄉村區域產業的絕對優勢與相對優勢,這對提高鄉村振興的多面性以及區域競爭優勢方面有積極作用。在實現鄉村振興的過程中,對農業、林業、漁業、小型工商業等方面進行優勢劃分,以區域性的優勢產業鏈為基礎,并以經驗共享與推廣的方式,實現鄉村振興的多元化發展。政府主導下的鄉村規劃設計,需要重視鄉村產業發掘、研究以及規劃,通過對鄉村產業進行專項探索與研究,實現鄉村經濟的最大化發展,這對進一步提高鄉村經濟競爭力方面有積極作用。例如,鄉村本身畜牧業的發展大于農業,那么,則可以從畜牧業的角度,針對家畜飼養、規模化發展以及產銷服務體系等方面進行綜合調整,這對進一步拖動畜牧業的創新發展有積極作用。為進一步實現農村經濟產業的創新發展,則需要根據區域經濟的側重點,對經營模式、經營發展需求等方面進行綜合調整,這對進一步實現農村區域經濟的創新發展有積極作用。發揮優勢產業鏈條效應,需要結合鄉村本身的產業特點,以規范化發展產業體系的方式,對產業鏈條進行優化與調整,這對實現鄉村產業的系統化、規范化建設等方面有積極作用。
2.4 堅持推進農村改革
繼續推進土地制度改革。加強土地流轉、實施適度規模經營,把落實農業產業建設用地指標和點狀供地政策納入各級政府年度考核范圍,構建兼顧國家、集體、個人等多方利益的土地入市增值收益分配機制,落實土地出讓金按比例支持農業農村發展的政策,建立和實現宅基地有償獲得與使用的途徑和機制,推進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擔保、轉讓。持續推進村級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盡快建立起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再認定、產權和股權繼承、流轉、交易或者兌現的機制,探索股東退出的市場化機制;建立村集體經濟組織現代企業制度。農村金融制度改革應突出解決農村土地抵押處置難的問題,核心在于建設規模性的二級交易市場。發揮農民土地合作社在土地抵押貸款中的作用,發揮農村銀行農地抵押貸款證券化的功能。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支撐下,引導規劃、建筑、景觀設計人員下鄉駐點工作是對鄉村特色傳承、產業精準、文化創新,這對進一步推動鄉村建設規劃的創新發展有現實意義。
2.5 提高鄉村地區的人口素養
人口是保障鄉村建設措施得以落實、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目標的關鍵要素。只有提升鄉村地區的人口素養,才能夠使其充分了解鄉村振興戰略的真正內涵,并積極主動地參與鄉村振興工作,落實鄉村規劃內容。對此,建議從以下方面做起:首先,當地的政府部門和基層單位要加強宣傳,通過對鄉村振興工作方法的改進與優化提升鄉村人口素質;其次,構建科學合理的鄉村養老模式,確保青壯年可以無后顧之憂地參與鄉村地區經濟建設。
綜上所述,鄉村振興發展視角下,鄉村建設與規劃策略,需要從鄉村經濟、產業、文化、信息服務、基礎設施等角度進行全方位建設,在實現鄉村文化體系創新發展的前提下,優化鄉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并對鄉村優勢產業方面進行調整,這對進一步實現鄉村振興方面有積極作用。鄉村振興視角下,鄉村建設與規劃發展,需要以城鄉發展為基礎,并從鄉村文化、基礎服務、信息化建設、產業經濟等多角度進行優化,這對實現鄉村創新發展與建設方面有積極作用。
作者:李曉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