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國人口呈現出從鄉村流向城鎮,從欠發達地區流向發達地區的鮮明特征,越來越多的人群聚集于城市當中,這不僅容易使城市成為各類風險和矛盾的集聚地和爆發區,也對公共服務和公共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建構縱橫交錯的網格化管理,發揮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治理作用,可以有效化解社會矛盾。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指出:“加快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健全社區管理和服務機制,推行網格化管理和服務,發揮群團組織、社會組織作用,發揮行業協會商會自律功能,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夯實基層社會治理基礎。”網格化管理作為提升社區治理的有效方式,是市域社會治理發揮承上啟下作用的關鍵,有利于重構城市與居民的關系,提供公共服務,解決社會矛盾,從而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和促進治理能力現代化。
一、網格化管理的現狀
經濟的快速發展帶來社會制度的變革、社會結構的分層和細化、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帶來對公共服務需求的多元化,因此,公共事務與管理職能的執行逐漸下沉至基層。社區作為人們生活的基本平臺,為了達到各個主體之間的協作和共治,網格化管理模式應運而生。其中代表性的上海長寧模式、北京東城模式、湖北宜昌模式等,都以多層級的網格治理實現了精細化管理和公共服務的市場化運作。這一點從政府層面看,推動政府與社區、居民的信息互動,精準解決群眾訴求,加快服務型政府的轉型建設。從社區層面來看,轉變傳統的思維模式和工作方式,以網格員為連接點,及時化解矛盾糾紛、提升服務質量、排查安全隱患,實現了努力將矛盾化解在基層的目標。從居民層面來看,自我治理的主體意識不斷增強,增進了與政府、社區的情感互動,提升了互信,幸福感和滿意度也明顯上升。
二、網格化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各部門協作聯動融合度相對較低
網格化管理的內容和對象紛繁復雜,突出特點是協同合作,采取縱向直線管理和橫向多部門協作聯動的縱橫交錯式的管理模式。這就意味著社區治理不只是社區和街道的單打獨斗,還涉及其他相關部門的融合協助。但現在的協作聯動多是在同一街道管轄內的社區間,跨街道、跨部門之間因為諸多因素,社區無權調配權力和分配資源開展服務。另外,網格化管理構建整體框架后對網格劃分和網格員的管理責任權限進行了初步規定,還缺乏在制度、法律、保障等方面的明確規范,所以,雖然網格化架構起來了,但還未打破原有的單一封閉狀態,未使原本職能碎片化的問題得到根本解決。
(二)信息資源和網絡平臺缺乏有效的整合
目前,社區內信息資源的傳達和共享,僅是初級的信息傳達和交流,各社區之間以及各部門之間尚未建立信息數據庫,對信息數據分析應用的效能不高,不同部門的信息系統在網格管理中都是各自獨立的,數據分散又不共享,再加上一些地級市現有財力、物力有限,數字化辦公程度相對落后,整個網格管理專業化系統的建設相對受限,而一旦信息資源和網絡平臺不能有效地整合,缺乏專業的業務操作就會增加網格員信息的重復報送和信息不對稱,降低網格綜合信息的關聯度。
(三)社區居民參與管理的積極性有待提高
受傳統管理因素的影響,社區網格化管理缺少對居民自治的力度,絕大多數的居民認為自己是管理的對象而非治理的主體,自身參與社區治理的機會并不多,在社區事務的決策、運行等方面缺少“話語權”,對于社區治理問題都是被動地接受。因此,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不高,甚至有人認為社區治理與自身無關,即便是網格化管理遍布了社區中的每個人,有些人也只是按照流程規定的格式把問題傳遞給網格員,網格員再上報給上級。這一點從實現自治的角度來看,通過網格員進行的監管,還是受制于行政體系下的延伸,社區的凝聚力以及居民的歸屬感和認同感不高。
(四)網格員隊伍建設有待加強
社區作為網格化管理的最小單位,現有的網格員絕大多數來源于本社區的兩委人員,有的社區還有一些退休人員、老黨員或者志愿者的加入,網格管理工作量大,人員明顯不夠,缺少年輕團隊和專業的社工團隊,缺乏綜合性業務知識和專業管理知識。因此,容易造成網格員在網格化管理中的資源浪費,只是發揮了基礎信息記錄的作用,大大影響了治理效率。另外,由于“治理”理念的理解誤差,許多網格員更傾向于“管理”而不是“服務”,停留在“維護秩序”而不是“滿足需求”,所以這也就造成了公共服務責任的缺失。
三、以網格化管理深入推進社區治理創新的對策
(一)明確各部門權責,實現聯動治理的整體性
政府各職能部門和街道、社區相互融合,整合資源形成協作聯動、共同擔責的網格化管理工作格局是提高其管理效能的關鍵所在,也是有效解決居民合理訴求的必然要求。事實上,網格化管理本身就是對各部門的具體職責的細化。因此,首先要從制度上改善各部門各自為政的局面,明確其在網格化管理中的角色定位,以及在管理決策、協調或者監督等方面的職能。其次,要弱化各部門之間的利益關系,強化各部門之間的協作能力,規范專業化服務與社會服務的治理方式,實現有效調配資源。最后,注重對社會組織的培育,以居民需求為導向,從政府購買服務和志愿服務兩個角度進行分類指導,明確劃分社會組織承擔的職能責任,使政府管理與社區自治有效銜接。
(二)搭建信息平臺建設,打造智慧化治理模式
網格化管理實際上就是從點到面編織的一個信息資源網,通過統一的信息匯集,搭建起信息平臺不僅是對信息的分類和整合,也是為各個部門聯動協作提供的資源共享方式。利用現有的綜合信息服務平臺,結合“互聯網+”大數據應用,建立網絡平臺與電子政務相結合的“一站式”網絡平臺服務模式,從而打通影響信息交流的渠道障礙,增加社區與各部門之間的業務融合,達到社會治理的精細化,讓社區直接具體的解決各類問題,形成有效即時的反應機制。
(三)激發居民參與熱情,強化自治的治理基礎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指出:“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完善群眾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制度化渠道。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這一點體現了社會治理群眾參與的重要性。因此,首先,應該注重培養居民的主體意識和自治能力,采取居民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等方式,創新活動載體,增加他們社區治理的參與度,從而轉變配角為主角、協助者為管理者的身份。其次,增加居民的訴求表達渠道和促進公共事務決策的民主協商,保障居民意愿表達的權利,促進政府、社區和居民互動共贏的良好局面。最后,建立激勵機制,力爭做到“人人都是網格員”,最終實現社區的自我組織、自我治理。
(四)加強網格管理隊伍規范化建設
相比較傳統的社區治理模式,網格化管理對管理隊伍的技能、素質、方式、專業化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新時代的網格員應該是專業性職業化的,同時也是遵守業務流程和管理制度的。具體來看,首先應該設立網格員的準入標準,重視高素質專業人才培養,提高現有社區網格管理干部的綜合素質,鼓勵退休黨員、志愿者投身其中,發掘城市協管員、公益崗位人員等充實網格管理力量,使網格員不僅是“聯絡員”“信息員”,也是“監督員”“宣傳員” [4]。其次對網格員加強培訓,一方面在服務理念、管理方式、工作作風上注重素質提升,另一方面在業務知識、信息技術、管理流程上注重專業技能提升。最后提升網格員福利待遇,改善薪資待遇低、發展空間有限等問題,以有效的激勵措施、工作獎勵等提高網格管理隊伍的工作積極性。
四、結語
網格化管理是對公共事務的管理,也是對人的管理,它是一項綜合性的治理工具,因此,需要政府發揮主導作用,將部分社會服務職能讓位于市場和社會,提升社區乃至整個社會的維穩工作和公共服務的質量,使居民對社區治理有更多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最終實現綜合治理的目標。
作者:單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