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醫療保健水平的提高,人類壽命不斷延長,老齡化已成為重要的社會問題。《2015 全球老齡事業觀察指數》報告,全球60 歲以上人口約9.01億,占世界人口的12.3%,2030 年將達到16.5%。 中國已成為全球老齡人口數最多的國家, 據《2015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報告,截至2015年底,全國60 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到2.22 億人,占總人口的16.1%。根據預測,2035年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將達到4.18億人,到2050年,中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將達到4.83億,占總人口的34.1%,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
目前,我國養老體系建設過程中還存在以下問題:1、養老人口基數大,增長快,經濟不發達,機構養老無法滿足需要;2、老年人口病患多,失能人口多,對醫療的依賴度高;3、醫保制度不健全,看病難,看病貴;4、養老從業人員和養老專業人才缺乏,養老理念滯后,養老教育基本空白;5、養老軟硬件發展滯后,養老設施設備創新不足;6、政府統籌度低,政策導向有偏差,政府投入不足;7、醫養結合度差,醫療和養老互動性小,醫療機構對養老的貢獻度低;8、基層政府、社區等社會管理組織沒有真正賦予養老的社會功能。
隨著社會的發展,城鎮化的推進,傳統的養老方式已不能滿足城市養老的基本需求,必須改變目前的養老方式,采用更加智慧的養老方式滿足日益增加和提高的養老需求。為此,建議如下:
1、建立智慧養老的法律法規,從法律上規范智慧養老的建設,擴充政府智慧養老功能
目前我國智慧養老仍處于初級階段,在許多方面尚不成熟。政府應該在政策立法、人才培養、政府投入、技術創新、標準制定、產業促進、平臺建設和整合、市場模式確立等方面進行導引,做好頂層設計工作,確保智慧養老的基礎保障,使智慧養老有法可依。同時根據智慧養老的需要擴充政府的職能,把智慧養老建設作為政府最主要的職能之一。比如立法設立社區智慧養老機構,出臺政府智慧養老標準規范,要求住宅開發時配套用于智慧養老社區服務的必要空間,住宅設計預留老年無障礙通道及各種可接入戶網絡系統等。
2、完善養老保險制度,探討多渠道的養老保險金繳付模式,培育智慧養老的支付方式
目前國內的養老保險已基本全覆蓋,但由于歷史遺留問題,各人群間差距很大,現有的養老金制度存在著極大的不公平,因此需完善目前的養老保險制度,使之適應智慧養老的發展,通過智慧養老的發展,逐漸縮小這種不公平。比如研究國家稅收、地方稅收作為養老保險補充的政策,制定政策扶持部分養老保險資金有條件的進入智慧養老市場,用于智慧養老平臺建設和關鍵養老設備的配置;探討單位有條件地利用養老金用于本單位統籌養老;探討公民自愿延期退休對以后養老的對應政策,鼓勵個人在允許范圍內延遲退休,以此作為以后養老的“儲蓄”等。
3、鼓勵醫療衛生部門、相關醫藥企業等功能延伸或轉型,擔負智慧養老的相關任務
中國式的養老一定伴隨著醫療,醫養結合是中國式養老的傳統。隨著信息化的發展和各種家庭監控診療設備的成熟,為醫療機構(醫院、防疫站、衛生院等)直接或間接從事養老帶來了可行性,應積極探索將醫療機構向養老機構職能的轉變,充分利用醫療機構的醫療資源,做到醫養結合。比如醫療養老房產、社區養老醫療托管、醫院家庭醫療養老系統等模式的建立,做到養老資源共享,醫療功能升級。
4、積極開展智慧養老及相關專業人才培養
積極開展智慧養老及相關專業人才培養。在中、高等院校設置智慧養老及相關專業或課程,進行智慧養老高端管理和技術人才培養;開展智慧養老領域醫護人員的培訓;開展社區智慧養老從業人員培訓,建立服務于智慧養老的立體人才網。
5、建立政府統籌的智慧養老服務平臺
以城區為單位、政府為主導建立智慧養老服務平臺,建立智慧養老響應中心。充分利用現有健康信息、養老信息等信息平臺,整合相關公立和民間的各個功能平臺,建設統一規范、互聯互通的智慧養老信息共享系統,積極推動各類智慧養老機構和服務商之間的信息共享和合理利用,形成覆蓋從醫療救治、護理服務、心理疏導、物品供應、文化娛樂等各個方面的智慧養老網絡。在智慧養老平臺搭建方面,浙江烏鎮的“智慧養老綜合服務平臺”和英國的格洛斯特“智能屋”家庭醫療平臺在智慧養老的綜合平臺及醫療平臺建設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6、積極布局智慧養老硬件和軟件的創新發展
智慧養老是在傳統養老服務中嵌入信息技術,連接起居家、社區甚至養老機構,從而進行養老服務的一種新型養老方式。智慧養老的實現除了相應的實施場所外,更多的是對智能家居產品、智能人體傳感器及與之相適應的先進的信息技術的高標準的要求。因此,智慧養老必須先從硬件設備和軟件技術上進行創新,包括智能家居產品、職能人體傳感器、智能互動平臺等。最近,傅利葉智能與西安交通大學聯合研發出了具有腦機接口的外骨骼機器人,可幫助重度癱瘓病人提高自主能力,為老年人獨立行動提供了工具性輔助。所有這些智能產品的問世,都為智慧養老提供了物質的保障。因此,積極引導智慧養老硬件和軟件的創新發展,制定政策引導與智慧養老產品有關的產業布局,將為智慧養老體系建設提供重要的保障。
7、開展全民健康教育和養老教育
在全社會中開展健康和養老教育。將養老、醫療、衛生、健康教育編入中、小學課本,并利用老年大學和社區培訓開展成人教育,指導民眾樹立良好的生活方式。通過疾病防治、健康養生、飲食鍛煉等提高身體素質,減少慢性病的發生。從小灌輸健康中國和智慧養老的理念,一方面有利于智慧養老體系的建設,另一方面通過教育使國民更加重視健康和生命,減少老年后帶來的疾病和失能,相當于緩和了老齡化的進程,相對減輕養老的負擔。
8、充分發揮中醫藥的特色,使之在智慧養老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作為我國傳統的醫療體系,中醫藥學在防病治病方面發揮著巨大作用,尤其在治未病和康復保健方面有獨到的優勢,對許多老年病、慢性病、免疫性疾病等都有突出的療效,在疾病治療和心理治療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作為我國智慧養老建設的重要內容。
9、建立以政府為主導,公益化為基礎,市場化為輔助的智慧養老模式
目前國內智慧養老還處在一個探索階段。市場已開始在某個區域、某個領域先行先試,尤其是養老機構建設、老年病管理、在線醫療平臺等方面推進較快。政府或行業層面尚沒有統一部署。根據目前養老的現狀,僅靠社會資本完成智慧養老體系的建設是不合適也是不可能的。智慧養老必須與現階段國情相結合,走中國特色的養老道路。建立以政府為主導的智慧養老體系,以公益化為基礎,市場化為輔助智慧養老模式。探索社區運營、公建民營、民辦公助等多種運營模式。以政府投入做引導,鼓勵社會資本投入,打造具有社會福利性質、可持續發展的智慧養老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