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并作出全面部署。在去年底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后,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绷暯娇倳浀闹匾撌觯瑸槲覀冏龊眯掳l展階段的“三農”工作、解決好“三農”問題提供了根本遵循。
鄉村是具有自然、社會、經濟特征的地域綜合體,兼具生產、生活、生態、文化等多重功能,與城鎮互促互進、共生共存,共同構成人類活動的主要空間。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上了大臺階,農村民生顯著改善,鄉村面貌煥然一新。同時要看到,我國城鄉差距依然較大,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鄉村最為突出。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在鄉村發展過程中著力提高生產力、優化生產關系、創新生產方式,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是解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農村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基礎。沒有農業農村的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家現代化。統籌謀劃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的全面振興,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必然要求。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必須堅持黨的領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辦好農村的事情,實現鄉村振興,關鍵在黨。”這就要求我們毫不動搖地堅持和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健全黨管農村工作領導體制機制和黨內法規,確保黨在農村工作中始終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強有力的政治保障。面對“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各級黨委要落實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方針,推動各類資源向基層下沉,建設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過硬、作風過硬的鄉村振興干部隊伍,以更大力度推進鄉村振興。在實現鄉村振興過程中,必須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充分尊重農民意愿,切實發揮農民在鄉村振興中的主體作用,調動億萬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把維護農民群眾根本利益、促進農民共同富裕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做到鄉村振興為了人民、鄉村振興依靠人民、鄉村振興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匯聚起實現鄉村振興的強大合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需要與構建新發展格局有機結合,充分發揮農村在擴大內需中的巨大作用。一方面要加快推動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的貫徹落實,建立健全促進鄉村發展政策法規體系,為鄉村振興提供制度保障;另一方面要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機遇,加快探索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創新基層治理手段與方式方法,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有序實施。
當前,我國正處于“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世界經濟形勢仍然復雜嚴峻,復蘇不穩定不平衡,疫情沖擊導致的各類衍生風險不容忽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度、廣度、難度都不亞于脫貧攻堅,必須加強頂層設計,以更有力的舉措、匯聚更強大的力量來推進?!比嫱七M鄉村振興,必須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創新工作思路方法,統籌抓好重點難點,奮力開創鄉村振興新局面。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盡管“三農”工作重心正在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歷史性轉移,但也要清醒看到,相當一部分脫貧群眾的脫貧基礎還比較脆弱。只有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才能更好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黨中央決定,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完成后,對擺脫貧困的縣,從脫貧之日起設立5年過渡期,過渡期內主要幫扶政策保持總體穩定;對現有幫扶政策逐項分類優化調整,合理把握調整節奏、力度、時限,逐步實現由集中資源支持脫貧攻堅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平穩過渡。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才能為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根據新發展階段的新要求,堅持問題導向,更加深入地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有利于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堅持農業科技自立自強,加快推進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以縣域為重要切入點,推動城鄉融合發展見實效;加強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推進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加強土壤污染、地下水超采、水土流失等治理和修復;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壯大,優化產業布局,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加快推進農村發展體制機制改革,不斷加大農業對外開放力度。
推動鄉村建設、改進鄉村治理。以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為重要目標,加快構建黨組織領導的鄉村治理體系,調動多元主體積極參與,齊心協力打造鄉村建設新局面。深入推進平安鄉村建設,創新鄉村治理方式,提高鄉村善治水平。把握各地鄉村發展的不同特點,注重保護傳統村落和鄉村特色風貌,根據各地區位條件、資源稟賦等的不同,加強分類指導,探索多樣化發展模式,推動鄉村發展更上一層樓。